一個月前的現在,我正在三萬多呎的高空中,
懷著半是興奮、半是惴惴不安的心,等待降落。
不是第一次出國,也不是第一次踏上歐洲,
但如此孑然一身地獨遊異國卻是貨真價實的「第一次」。
儘管網路上諸多部落客歷歷如繪地分享「一個人的旅行」,
但很多事情除非親身經歷,否則就是少了那麼點親切與深刻。
以往,總是習慣性地回國後打鐵趁熱地將旅行見聞訴諸文字,
偏偏這次怎麼樣就是提不起勁,只能任憑心中滿滿的感懷徘徊來去。
一個人的旅行,腦袋其實是很忙碌的:
想著下一個行程該何時出發;想著下一個轉彎出現時該向左或向右;
原本習慣仰角45度的臉龐,轉為時不時低頭察看手機上的google map;
原本可以好好休息補眠的拉車時間,轉為豎起耳朵確認各個中途停靠車站名稱。
一個人的旅行,必須包容各種彈性,
隨時允許景點行程的更動,又能夠自在地享受每一次意料之外的”小驚喜”:
可能是突如其來的驟雨澆熄了在某片綠地奔跑的動力;
可能是驟降10度的氣溫讓準備的衣物完全派不上用場;
可能是大門深鎖的民宿讓疲憊的雙腿只能再次提起,尋找下個休憩點;
也可能是突然「秀逗」的大眾交通工具,讓心臟突突亂跳之餘還得強自鎮定。
然而,一個人的旅行,仍然令人樂在其中:
樂於在嘴邊綻放一抹微笑;
樂於與擦肩而過的行者say “Hello”;
樂於觀望天際的變換,人群的來去;
樂於聆聽異國的南腔北調,街頭的音符旋律;
樂於行走在不知名的巷弄中;樂於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話……
於是,在英國遊走三週之後,
花了近一週整理旅行途中的照片與影片,
再讓自己肆無忌憚地沉澱這趟”獨一無二”旅程中的種種,
終於,可以端坐在電腦前娓娓道來:
「一個人的旅行,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