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地鐵最好的地方是你永遠也看不到在你頭上的那些城市,你必須去想像它們的模樣。其他城市的車站名都是平平凡凡、欠缺想像力的:萊克辛頓大道、波茲丹摩帕拉茲、三街南路。但倫敦的地名卻有股山林的味道,十分誘人:斯坦福溪、涂翰草原、包河邊的布朗利、梅達谷、德萊登公園。上頭的根本不是城市,而是珍˙奧斯汀的小說。                           ~比爾˙布萊森《哈!小不列顛》~

01-1 Tower Hill地鐵站.jpg

  只在英國被視為「地鐵」的「Tube」一詞,總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電玩「瑪莉兄弟」,似乎是第二關或是第三關的背景畫面會陡然變暗,留著小鬍子,穿著吊帶褲的瑪莉兄弟會從水管中走出,開始他營救公主的冒險旅程。電玩世界中的瑪莉兄弟必須吃香菇、撞金幣累積能量及變身,現實世界的我則必須先搞定地鐵車票才能暢遊倫敦。

  倫敦地鐵票價是按區計費,集中大部分景點的12區票價相同,單趟搭乘為2.9英鎊。想要省錢可以購買1日或3日的Travel card,或是經濟實惠的Oyster card:前者雖然可以於期限內無限搭乘,但有離峰或尖峰時段的限制;Oyster card則使用彈性較高,也能結合1日、3日甚至7日的Travel card使用。根據網路達人分析加上我個人精算結果,n日旅遊卡對我這次的行程而言cp值不高,所以直接買張最單純的Oyster card當作悠遊卡用,好處是每日交通費最高金額就是6.5磅。

01-2倫敦必備雙卡.jpg

  我的Tube初體驗從Heathrow機場第四航廈B1開始,自動售票機前的伯伯熱心地幫我操作購買Oyster card,除了押金5英鎊之外,另外儲值了35英鎊,感覺像是另類的「補給站」,把油加好加滿後即可安心上路。

  卡片拂過黃色感應器,綠色顯示燈亮起,通過票口閘門,我在伯伯關愛的目送中拉著行李踏上征途。自幽暗隧道的那一端傳來陣陣暖風,隨著引擎聲迫近,Tube翩然現身,圓筒狀的外型說不上可愛,反倒覺得是跨越時間之流的古物。早晨七點剛過,車廂內的乘客屈指可數,也幸好如此,可以將行李箱大辣辣地擺在座位前方的走道,不必擔心擋住通路。

01-3倫敦地鐵.JPG

         找了個靠近車門的座位坐下,終於有了些觀覽周遭的閒情。車廂內的布置其實和台灣的捷運相去不遠,牆壁上的地鐵地圖、電子跑馬燈提示、站名廣播一應俱全。最大差異應屬車廂體積,空間大約只有台灣捷運的三分之二,兩旁座椅間的走道勉強能容許兩個29吋大行李箱並列,我的小綠只有24吋,但旅程中幾次拖著行李搭地鐵又遇上人潮擁擠時,仍有寸步難行之感,這種時候自然是別想坐上座位,直接把行李靠著車廂牆壁等下車,順便練練自己雙腳抓地的穩定度,既有公德心又有效率。  

01-1倫敦地鐵初體驗.jpg

  倫敦地鐵線路繁複又盤根錯節,多虧了大學時代穿梭台北各大捷運站練出的一身技能,總之看著地圖安排轉乘路線對我來說還算容易。儘管如此,畢竟是初來乍到,再加上對站名與文字的雙重陌生,行前我仍是謹小慎微地把預定行程中每趟地鐵的預估路線及轉乘車站記錄在筆記本上,等車時迅速溫習一下,避免成為迷途的小羊。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即開通的倫敦地鐵,就像個淵遠流長的古老家族,各色路線猶似開枝散葉的家族血脈,呈現不同的風情。灰色的Jubilee Line年紀最小,設備卻最為便利,手扶梯免去扛著行李箱上下樓梯之苦,沿線各站又幾乎與我的遊覽景點契合,是我的最愛。藍色的Piccadilly Line與紅色的Central Line大約可算是家族兩大支柱:前者除了是機場到市區的必經路線之外,坐擁的幾個站如「Piccadilly Circus」、「Leicester Square」、「Covent Garden」是倫敦藝文活動重心,為其平添許多高雅氣息;後者則以「Oxford Circus」最為知名,有名的購物大街充塞濃濃的商業氛圍,也歡迎荷包滿滿的旅人盡情消費。最讓我困擾的是黃色Circle Line與綠色District Line,在市區內近三分之二重疊的路線,原以為可以讓乘車班次不虞匱乏,想不到他們就像兩個愛惡作劇的雙胞胎,不僅提早休息還讓我「眼盲」,英倫行唯一一次走錯月台、搭錯車就在此發生。

img1518407875997.jpg

  除了走錯月台,最大的挑戰應屬轉乘各色路線。二、三色路線交會只能算小兒科,遇上像「Baker Street」這種五行共聚,或是像「King’s Cross St. Pancras」這類不僅六路共生,還開外掛接到火車站的特殊地鐵站,只能擦亮自己的雙眼辨明標示。偶爾,在應付各個叉路之餘,還得隨時攀高走低地上下階梯,輕裝出遊時就這麼一路穿梭倒也有種另類探險的快感,可一旦多了沉重的行李廂,還是難免會心生幾許怨懟。

01-4瑞士小屋站.JPG

  比爾˙布萊森以為倫敦地鐵光從地名就能令人浮想聯翩:「『Swiss Cottage』不再是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反而變成名叫聖約翰森林的大片橡樹森林中一座薑餅屋。『Chalk Farm』是一片開闊的田地,穿著棕色工作服的快活農夫們收割白堊當肥料的穀物。『Blackfriars』到處都是頭戴僧帽、一路唱誦聖歌的僧侶;『Oxford Circus』有一面大帳棚;『Barking』是個危險的地方,被成群的野狗佔據著;『Theydon Bois』是一個住著勤奮的法國新教徒紡織工人的社區;『White City』是一座用最最叫人眩目的象牙建造的人間樂土,有城牆和角樓;而『Holland Park』到處都是風車。」我想自己對英文的敏感度遠不如中文,一連串的站名只提醒我務必耳聰目明,別延誤下車的最佳時機。

  當然,搭乘地鐵也有令人愉快之處:街頭藝人迴盪在地鐵走道的嘹亮樂音;手扶梯兩旁列隊而出的各式藝文活動海報;列車上形形色色、心思各異的乘客,妝點了地鐵中的時光。某個周末午後的地鐵車廂,黑人爸爸叫醒一旁的孩子準備下車,想不到睡意正濃的小孩眼睛張也不張,一把將他的臉蛋趴在隔壁大叔的腿上,兀自浸入甜美夢鄉之中,父親窘迫又無奈的道歉與大叔寵溺的笑容,讓我也不由得跟著揚起嘴角。下班人潮摩肩接踵的地鐵車廂,身穿套裝的上班族女郎毅然將座位禮讓給拄著拐杖的爺爺,以雙腳夾住甫從超市採購完畢的袋子,堅強的身影恍如廿一世紀的亞馬遜女戰士。

09-1夜晚的地鐵站.jpg

  

  頭罩耳機的高挑青年、西裝筆挺的英倫紳士、推著搖籃車的新手父母、拉著大行李廂的異國遊客,地下世界讓我們暫離地上的塵煙與喧囂,在兜兜轉轉之中將我們送往各自的目的地。這裡多數人腳步倉促、行色匆匆,緊湊的生活步調在古老的磁磚壁面浮盪碰撞,右轉,前行,踩幾級階梯,前行,左轉,穿越長長隧道,迷惘時,抬頭看看,路的那一頭,總有道光。

 

◎不負責任分享:

1.如果行程是在倫敦連續待一星期以上,購買7Oyster Travel card最划算。

2.推薦實用AppCity mapper」,旅途中可以隨時查詢各車班班次、搭乘時間及費用。以倫敦為例,只要輸入起迄地點,程式會自動列出各式不同的交通組合,包含地鐵如何轉乘、如何先搭地鐵再轉公車、或是公車要搭幾號線、在哪一站下車、下車後步行多久……,是很實用的幫手。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只有收錄大型都會城市,而且以各國首都居多,其餘的城市還是仰賴google map前進吧!

arrow
arrow

    yu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