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國外參訪博物館的行程,一向讓我又愛又懼:

愛的是其中包羅萬象的文物;懼的是走馬看花,反而未能窺其堂奧。

偏偏個人造訪的國家向來都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因此「博物館」少則一間,多則數間,有時難免力有未逮。

幸好,隨著閱歷漸豐,旅行前的「功課」似乎也愈來愈能得心應手,

儘管較諸專家仍談不上「門道」,但應該比外行人的「熱鬧」進步了一些。

 

05-1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JPG

位於Ankara的安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

收藏著安那托利亞高原自史前時代至希臘羅馬時代的古文物,

其中又以西台帝國的文物蔚為大宗。

安那托利亞高原,即俗稱的小亞細亞,目前全境都屬土耳其國土。

為避免大家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且由於之後許多遺址及遊覽景點都與歷史分期有關,

先簡述發展土耳其歷史分期如下:

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亞述土器時代→西台帝國(B.C2000~B.C700)→腓尼基王國(同時期還有Lydia王國崛起)→波斯帝國統一→亞歷山大帝國→希臘羅馬時代→拜占庭帝國(A.D395~1071)→賽爾柱土耳其帝國(A.D1071~1243)→鄂圖曼土耳其帝國(A.D1299~1922)→土耳其共和國

 

05-2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JPG

安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的前身,是十五世紀的有頂大市集,

因此外觀還保留著當時市場的巨大圓頂。

05-38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古羅馬里程碑).JPG

博物館外的空間,則散置許多羅馬時代的雕塑,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常掛在人們口中的「里程碑」。

 

館內的文物布置配合參觀動線以時序排列,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史前石器時代的穴居場景。

05-5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石器時代).JPG

出入口設在屋頂,藉由木梯上下;洞穴內則區分為餐廳、客廳、臥室等區域,

甚至還有一小圈用來埋葬死去親人的墳地。

根據出土的骨骸顯示,當時人在親人去世後,

會將屍體擺放成小嬰兒蜷曲的姿態,彷彿回歸到人體在母親子宮內一般。

之後看到的是當時使用的諸多尖銳石器,

將石器打磨後,可用來刮鬍子、裁切獸皮、還能打獵。

 

05-8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石器時代).JPG

有一幅畫在石壁上的圖畫,磚紅的色彩來自於天然植物的汁液,

石器時代的人藉由圖畫來教導孩子如何打獵,

儘管他們想像中的「牛」完全不符合實際比例,根本是神獸來著!

對石器時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電影「古魯家族」喔~

 

05-9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地母神座像).JPG

石器時代另一觀賞重點,

就是自Konya南方Çatal Höyük遺跡發掘出的「地母神座像」。

大胸部的母親神象徵豐收與肥沃,也有說表示生育能力。

安那托利亞文明是最早形塑母親神形象的文化,

其後隨著各時期國家的文化發展,母親神的形象從而有了不同的改造與詮釋:

像是埃及的Isis女神、西台帝國的Artemis、希臘羅馬的Venus……

(p.s埃及的Isis女神是我的最愛,當年參觀時深深為其傳說故事感動呢!)

 

05-11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陶器時代).JPG

走著走著,進入陶器時代。

這區的感覺跟中國的「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很像,

不過Orhan說他們用的是白陶與紅陶。

實驗結果發現白陶易碎,紅陶較耐用,還可彩繪紋飾。

 

05-14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銅器時代).JPG

青銅器時代的觀賞重點,是模擬太陽形狀的standard(Sun Disk)

應該是當時祭祀儀式當中的重要道具。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之前曾在旅遊書看過圖片,

我可能會直接略過這個怪東東。

 

05-42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亞述時代楔形文字版).jpg

亞述時期的楔形文字板,以蘆葦書寫在黏土板上,再烘烤成形。

編號No.17,是一封結婚證書,內容載明丈夫必須忠誠,

一旦離婚還必須給付妻子贍養費。

編號No.5,是埃及法老Ramses 的皇后寫給西台帝國皇后的友好書信,

也因為這塊泥板的存在,史學家才能一窺埃及與西台當年的國力形勢。

 

05-23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西台時代獅身人面).JPG

在博物館的中央大廳中,展示著來自Alacahöyük遺址中發掘出的各式文物,

大多數是以獨占鐵器製造技術而躍升歷史舞台的西台帝國產物。

著名的人面獅身門、與埃及人像相仿的浮雕(側臉+正面身體)

在在可看出當年兩大強國相互對峙卻又互相影響的軌跡。

(p.s導遊從亞述時期帶到西台帝國時,

我腦中不由自主地一直浮現「尼羅河女兒」的漫畫場景,

印象中漫畫裡的亞述王有頭又黑又長又蓬鬆濃密的長髮~)

 

05-43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西台時代浮雕).jpg

05-28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微笑的西台國王).JPG

這是一尊西台國王的塑像,引人注目的除了他捲捲的頭髮與鬍子之外,

還有那上揚45度的嘴角,讓他顯得意外地可親可愛。

據說是為了表現當時國內太平,所以國王才能露出如此安心地微笑!

 

05-22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西台時代酒器).JPG

這也是個有趣的陶壺,壺身由下至上分為數層,

正好描繪出籌備結婚~洞房花燭夜的過程。

最上層的圖畫有點18禁,我就不特別標示囉!

 

05-35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腓尼基時代摺疊桌).JPG

腓尼基王國時代的出土文物多以青銅器及陶製品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漸趨精緻的工藝技術,像是左圖的折疊桌。

其實腓尼基王國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Midas(米達斯)國王,

光聽名字可能沒什麼印象,但提到「點石成金」以及「國王的驢耳朵」,

應該就是大家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床邊故事了。

 

另一個小有名氣的腓尼基國王為Gordius

據說他留下了一個難解的結,並預言只有亞洲未來的征服者才能解開,

結果亞歷山大大帝東征至小亞細亞時,直接揮刀切斷那該死的結。

果然,只有快刀才能斬亂麻~

 

05-36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希臘羅馬時代).JPG

博物館的地下1F,主要展示希臘羅馬時代的文物,

不過數量不多,重要性也稍弱,主要是一些錢幣展列。

倒是其中由黃金鑄成的桂冠讓人眼睛一亮,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黃冠」!

 

其實安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不大,但每樣展品代表的歷史時期卻卓具分量。

記得自己剛選定土耳其為旅行地時,單是土耳其的歷史就讓我看得一個頭兩個大,

透過博物館的走訪觀覽紀錄,正好也再次把西元前的文明發展做個整理,

當然無法媲美詳實完整的歷史學者,但作為旅人應該尚可交差。

 

然後,是該甩脫厚重的歷史包袱,放膽飛往Cappadocia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土耳其旅遊 安卡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ling 的頭像
    yuling

    yuling@帶著文字去旅行

    yu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