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絕對不是一個愛情故事……
This(指右腿) is a girl,
and this(指左腿) is a boy.
Girl wants to go left.
Boy wants to go right.
So~they can go straight together.
這是教練弟弟為了教會我「往前滑」說出的”淒美故事”,但我聽完腦袋第一個閃過的疑問是:「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不是會相撞嗎?」
--------------(話說重頭)----------------
因為我的某個腦洞朋友突發奇想,滑雪於是莫名其妙地列入首爾旅行的行程之一。上網找了幾個針對「初級滑雪」設計的包套行程,最後選定KKday推出的「Elysian滑雪一日遊」,看中的是這裡的滑雪場有完整的初級滑雪道,來回車程也不至於佔用太多時間,還正好推出早鳥優惠,對於一群沒什麼運動細胞又想嘗鮮的人來說,倒也合適。
(照片擷取自KKday網頁)
這行程的賣點之一是”教練都是帥氣的韓國歐巴”,而且一個韓國教練都會搭配一個中文翻譯(翻譯本身也是教練),所以溝通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網路影片介紹連結如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UOLSRdPi4
一日體驗的費用包含專車接送、滑雪衣褲、用具(雪鞋、雙板)、纜車票+初學者輸送帶,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專業教練指導」。一早到達明洞新世界百貨集合點時,本以為時間抓得剛好,想不到大多數旅客都已經報到上車,我們是該車的最後一批,只能分散找剩下的空位就座。本來前兩排式預留給教練們的座位,但後來發現座位都已填滿,我和小花便陰錯陽差進駐「VIP區」。
早餐也是一日遊體驗附贈的:兩個紅豆餡小蛋糕+一個核桃派(吃的時候一直想到韓劇《大力女都奉順》),另外還有一小瓶礦泉水+一個暖暖包(完全用不上,被我原封不動帶回台灣了)
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教練先在車上大概講解今日行程,播放穿戴雪具的影片,之後很貼心地將燈光調暗,全車進入「補眠時間」。坐在「VIP區」的好處,就是可以看見每個教練都睡得比學員還熟,果然年輕人的作息和老人家不一樣。
當天是星期一,對向車道可以看見許多朝首爾市區進擊的車子
◎著裝
首先是領取雪鞋,門口有提供量尺碼的板子,確認自己的size後告訴櫃檯工作人員即可。由於雪鞋的設計會一路包覆到小腿肚,加上它的設計是直接將鞋子背後的卡榫下扳固定,所以鞋子的尺寸通常都要比平常再大個1、2號,穿起來才會比較舒服。
領完雪鞋後再到更衣室寄物、領滑雪衣和滑雪褲(一樣是自報size,工作人員會特別注意上下配色喔)。滑雪衣褲非常保暖,而且說實話,當我好不容易與雪鞋奮戰完畢之後,已經略感”疲累”。之後又到隔壁租借安全帽、護目鏡以及手套,這是自費項目,每項5,000韓幣,我後來覺得如果只是在初級雪道滑雪,其實不必租頭盔,戴自己的毛帽就可以了。(但手套和護目鏡是一定要的!)
穿上雪鞋的腳會瞬間多了至少有五公斤重吧!(請follw影片中的小綠)走起路來會覺得有個什麼鬼東西拖著,剛開始還很容易重心不穩,像小企鵝一樣晃來晃去。後來偷看教練們的步法,都是先從腳跟落地,再往前順勢踩出,很像以前練習Marching Band時的車輪步。
◎穿脫雪板(雙板)
雪板是繼雪鞋之後另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光是抱著它從準備區移動到滑雪場內,就覺得自己像隻老烏龜,怎麼走都走不快。
穿雪板本身不難,就是把雪鞋卡進去,用力壓,聽到「喀擦」一聲固定就表示大功告成。比較難的是穿完右腳之後要穿左腳,本來就像隻小企鵝重心不穩,更遑論要把”沉重”的左腳舉到雪板上,更可怕的是旁邊的人個個都是「泥菩薩」,想都別想拿來當作支柱,所以教練只好一個個彎腰權充拐杖,才讓我們勉強把板子穿好。
剛拿到雪板的我們,這時候還很興奮
你以為穿好板子就可以學滑雪了嗎?NO!!!
因為穿好雪板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你會不受控制地一直滑~一直滑~一直滑~,好不容易站穩,稍微恍個神、分個心,或是試圖來個大喘氣,板子又會開始不受控地滑動,於是就會聽到右邊傳來「啊~~~」,接著左邊也傳來「啊~~~」,然後自己也開始「啊~~~」教練弟弟大約早就習以為常,總以非常淡定的態度比出「噓」的手勢,然後再一個個把跌得歪七扭八的我們拉起,再次”固定”。(接著,同樣的過程再來一次 )
◎跌倒、站起來
「安全跌倒」的要訣就是「屁股先著地」,如此才能避免在高速滑雪時手腳扭傷。然而,腦袋理解了,但實際操作還是會不自覺地用手撐地,我深深覺得,滑雪就是一個「腦袋與身體各行其是」的運動。
老吳非常認真地練習如何「屁股著地」
跌倒後當然要「站起來」,而且根據教練的說法,如果在雪道上跌倒沒有趕快站起來,很容易阻礙到後面滑下來的人,為了自己與別人的安全,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雪道上的「路障」。
「站起來」的步驟只有兩個:雙手抱膝→屈身前傾→站立。殊不知光是穿著雪板要做到「雙手抱膝」本身就是件艱難的挑戰,因為雪鞋和雪板加起來實在太重,身體會不自覺一直想往後倒,只能不斷借助某隻手來支撐,屁股才能勉強懸空,更遑論「雙手抱膝」。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放開雙手抱住膝蓋,這時候必須趕快把全副力量集中在肚子,努力hold住,頭用力往前縮,一個用力,就能站起來了!(以上來自嘗試N次後的體悟,但我還是覺得「穿著雪板站起」比「做三十個仰臥起坐」還難!)
站立失敗版(感謝朋友老吳示範)
失敗N次後站立成功版(再次感謝老吳)
◎神祕的A字
滑雪術語中的「Snow Plough」中譯為「A字剎車」,是一種在雪道上滑行時用來減速乃至停止的技巧。當然不是只是將雙板站成A那麼簡單,其實必須將膝蓋微微內八,讓雪板的內側下壓,增加與雪道的摩擦力,才能順利停下來。
剎車是上午課程的最後任務,解釋完基本動作後,教練便要我們試著從坡道上滑下(這個坡道大約只有五十公尺,傾斜幅度也不大,是”初級中的初級”)。
感謝小花示範,我們每個人上午的表情大概都長這樣,濃濃的「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這區是「幼幼版雪道」,我們只是從照片的三角屋頂處滑下來而已......)
說實話,我完全理解「煞車原理」,但實際上試滑時,腳下的A字就是停不下來,而且還會一直往左邊疾速前進,腦袋想著萬一跌倒又要奮戰多時才能站起來,只好死命攀住左側的網子(這實在是不良示範),等著教練前來救援。好不容易被教練又推又拉地移到雪道中央,滑沒兩秒又自動投奔左側,唉………這次只能自力救濟,因為教練忙著「拯救」其他人。一個上午其實只從初級雪道滑下一次,但大夥兒滿滿的”心累”呀~~~
午餐是前一晚在便利商店買的三明治+香蕉牛奶,搭配滑雪場餐廳的熱咖啡。(雖然出示KKday臂章可享餐廳內餐點九折優待,但價位還是偏高,建議自備)
用完午餐,下午的課程要轉移到另一側較長的雪道,必須搭纜車上山,再從山上滑下來。夥伴們經歷早上跌跌撞撞之後已經呈現「半投降」狀態,於是只剩下我和本團唯一男性成員硬著頭皮上陣。當時腦袋其實是對自己滿滿的不信任:我早上應該不算滑雪嗎?會不會搭纜車上去後就下不來啊?
(照片擷取自KKday網頁)Elysian滑雪場俯瞰圖,初學者活動區在紅色圈圈處,早上只有在左下角活動,午餐後就挑戰搭纜車上山囉!
果然,第一趟完全是災難!我還是「始終如一」地往左滑,更慘的是雪板老是莫名其妙地在我摔倒時脫落,後來教練幫我調整卡榫間距後總算固定,但「歪斜+摔倒」的情形始終不見好轉。每次往左傾時,教練就會在旁邊喊著「大A」」要我減速,可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把腳撐開啦,就是一路往左滑我也沒辦法。再度撞上左側網子,勞駕教練拉我出來後,他要我擺好出發姿勢,一直強調「same angle」,接著就說了文章前面那個”男生女生的比喻”,我大概懂意思,但雪板就是無法與我溝通嘛!
我根本就是被教練"架"著往下滑
不知道第幾次被從雪地上拉起時,我應該是偷偷嘆了一口氣,教練弟弟還一度問我:「Are you going mad?」唉……雖然很想說「yes!」但我想他應該比我更想抓狂,只好露出「我會努力」的微笑……
◎上下纜車
令人挫折的不只是無法直線滑行,還有可怕的纜車怪物。
首先,光是從閘門拖著雪板前進到橘色框框等待區就是個挑戰,而且還得抓緊纜車與纜車之間的空檔前進,明明上半身已經努力擺動雙臂了,偏偏下半身只能「原地滑步」,那三公尺在我眼中不啻是「最遙遠的距離」。
好不容易一屁股坐上纜車,還是戰戰兢兢地回想教練的一連串指示:拉下安全栓→看到腳下的綠色網子→雪板離開踩腳處→抬起安全栓→準備離開。
前面的指示都還算簡單,但離開纜車真的是「滑雪大魔王」!標準版本據說是這樣的:維持半蹲,雙腳平行,讓纜車自然地將你往前推,順勢沿著小斜坡滑出即可。好啦~屁股被推出去之後,那個小斜坡真的很小,我也很認真地保持平衡,但煞不了車也轉不了彎啊!!!
所以,每次我出了纜車都是「五體投地」,有時候是自摔,有時候是和一同下纜車的人互摔,唯一可堪告慰的,就是至少沒因此造成纜車停擺……(如果沒有先滑下小斜坡,直接一屁股摔在下車區是很危險的,這時候工作人員都會趕快手動停下纜車。)
俗話說「三折肱而成良醫」,摔了N次後,總算有餘力可以在纜車制高點打卡拍照
我覺得自己很厲害的地方就是,雖然摔得很慘,但居然還能鼓起勇氣搭纜車上山!忘記自己那時候到底在想什麼,應該是覺得「至少要聽一下轉彎的技巧」吧!現在想起來,真是格外慶幸自己埋頭直衝的潛在個性。
◎S型轉彎
初級滑雪教學的最後一課是「S型滑行」,必須透過左右腳重心的轉換來控制雪板的滑行方向,基本要理就是「壓右邊朝左前進,壓左邊朝右前進」。我們先在原地複習了幾次動作,之後便輪流上陣。
輪到我的時候,教練直接叫我”先滑直線”(我果真被劃歸”關懷兵”…….),就在我往下滑時,突然間好似開竅般,領悟到「原來我的右腳比左腳有力得多」,難怪會一直往左邊偏,所以「下意識地將左腳更往下壓」,果然奏效,雪板終於不再晃動,可以好好朝前滑啦!不過大約是還不習慣如此”順暢”的滑行,大約到中段時我又跌倒了,但這次是直接跌在雪道中央,不趕緊離開是很危險的。趕忙半趴半匍匐地把雪板”喬”成與雪道垂直角度,正試圖雙手抱膝時,兩個教練火速出現在我身邊(我身上那時應該發出”救命”光芒吧~),同一時間,我居然就自己站起來了!哇~我自己都能感受到教練們「傻眼」的目光!
請注意影片中"進擊的小綠",雖然滑得很慢,但終於好像抓到了些什麼,這大概就是海倫凱勒感受到「water」的瞬間吧!
大約從「這一站」開始,我總算能好好享受滑雪的樂趣,剩下的自由活動時間,來來回回地滑了大約四、五趟,也漸漸有餘力可以邊滑邊觀察身邊的人,還能控制方向避開雪道上跌倒的人,一整個滿滿的成就感!
曾看過網友分享,滑雪只滑一天是無法體會到樂趣的,所以建議至少得排兩天行程才好。我大概是那個比較幸運的人,即使前三分之二的課程都挫折感滿滿,總算在最後克服障礙,掌握訣竅。事實證明,努力真的會有收穫呀~~~~~
最後一定要感謝對我"不離不棄"的教練,不但說了「神奇」的故事幫助我理解,還用生澀的中文很認真地對我說:「姊姊,加油!」(雖然被叫做"姊姊"讓我瞬間有小小受傷了一下,不過這也是事實啦......)